韦伯咨询获悉,近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与山东省及青岛市携手,在全海水环境中启动了中国首个商业化漂浮式海上光伏(PV)项目运营。
据中国石化介绍,该项目整合了先前安装的桩基式漂浮光伏系统,现为中国石化迄今规模最大的漂浮式光伏电站。
该7.5兆瓦设施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预计年发电量达1670万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
该设施位于海域连接区,利用水面以最大化空间利用率。
中国石化表示,项目设计将光伏板与水面的间距缩短至传统桩基式配置的约十分之一。这一近距离布局使海水冷却效果更佳,发电效率提高5-8%。
为应对海上光伏部署的挑战,该项目采用了多项关键适应性设计。据中国石化介绍,漂浮结构及支撑框架经过专门设计,可抵御盐雾腐蚀和海洋生物附着,包括藤壶等。
锚定系统设计可承受高达13级的风速,并能应对高达3.5米的潮汐变化。中国石化估算,与传统海上桩基式光伏系统相比,此设计使投资成本降低约10%。
低间距布局还简化了检查和维护的通行,提高了安全性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此前,中国石化已建成其所谓的中国首个“碳中和氢气加注站”及其首个工业规模海水制氢项目。新漂浮式光伏项目被视为其更广泛能源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旨在利用太阳能发电生产绿色氢气。
该公司计划在当前设施基础上再扩建23兆瓦的漂浮式光伏容量。
在中国漂浮式太阳能领域近期动态方面,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CL System Integration,简称GCLSI)作为协鑫集团(GCL Group)的子公司,开发了一种专为海上光伏应用设计的新型漂浮式光伏组件NT10/60GT。
该组件是与挪威公司Ocean Sun合作生产的。
更多关于光伏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研究,请查看韦伯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5年中国户用光伏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股票配资导航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