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近日披露,特朗普政府正讨论通过强制手段推动乌克兰政权更迭。
据其引述华盛顿官员称,若特朗普最终决定采取行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或被列入流放名单;若其拒绝离开基辅,不排除动用武力迫使其下台。
这一消息若属实,标志着美国对乌政策的重大转向。
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态度始终有别于传统美国政客。
早期,他在对俄缓和的试探性言论中透露出对无休止军援的犹疑。
俄军近期在战场上的优势逐渐明朗,乌克兰反攻乏力,而美国投入的巨额资金与装备未见预期成效。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的转向更具现实利益考量——止损或重新调整博弈策略。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更关注投入产出比。
持续的冲突不仅加剧美国通胀压力,还引发部分民众对政府优先援助海外而非解决国内问题的质疑。
若换上一个“更听话”的乌克兰领导人,既可甩掉泽连斯基这一“失败资产”,又能通过军事强人扎卢日内提升乌军行动效率,或为美国挽回战略主动。
从喜剧演员到战时总统,泽连斯基在战争初期凭借舆论攻势赢得国际声援,但其政治资本正加速流失。
乌军战场失利叠加国内经济崩溃,民众对政府的支持持续动摇。
如今,来自最大金主美国的“断供”威胁更令其陷入孤立。
泽连斯基的困境折射出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脆弱性。
当特朗普政府认为其难以兑现军事成果时,乌政权便沦为可替换的棋子。
尽管扎卢日内的接班传闻尚未被乌官方证实,但美军方对其军事经验与配合度的认可,已为潜在政权更迭埋下伏笔。
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被美方视为理想的接替者,原因有三:其一,其军事履历契合决战阶段的指挥需求;其二,相较于泽连斯基的“政治化”倾向,其与美军方的长期合作更易确保对美指令的服从;其三,扎卢日内在乌军内部仍有威信,可为政权过渡减少阻力。
美方此举隐含重新整编乌克兰战力的意图。
通过扶植亲美军事强人,既可规避泽连斯基政府可能的政策反复,又能在俄乌对峙中植入更可控的代理人。
武力推翻民选总统的极端方案,或将引发乌国内民族主义反弹,甚至加速其社会分裂。
特朗普的“流放计划”若落地,将重绘俄乌冲突的权力地图。
对泽连斯基而言,从国际舞台的“悲情英雄”到被迫流亡,仅一步之遥;对乌克兰而言,政权更迭或意味从“西方盟友”彻底沦为大国博弈的附庸。
无论最终走向如何,美国的战略收缩已昭然若揭——当代理人战争的边际效益递减时,牺牲棋子止损将成为选项之一。
这场裹挟数百万民众的生死博弈,正将乌克兰推向更深的未知漩涡。
股票配资导航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