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三、明代晚期玉器:东南一带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间富裕。
因此玉器数量有所增加,当时苏州制玉业代表着全国玉器工艺的发展趋势。
图片
著名玉雕大师“陆子冈”,就出自苏州专诸巷。
明晚大型立体器皿件增多,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明代以前琢玉史上罕见的成就。
图片
明代玉器碾琢的基本特征,包括玉料表面油润闪亮的“玻璃光泽”。
图案轮廓线,多采取平行抛光法,镂空透雕处理图案层次,部分作品保留管钻痕迹。
图片
回纹和“卐”字纹的装饰特点等(“卐”字纹,唐代武则天时命名为“万”字)。
明代雕工粗犷、刚劲有力,但却往往忽视了细部的琢磨。
图片
雕刻的技术不拘小节,磨制时只注意表面,不太注意两侧。
细部处理比较草率,故有“粗大明”之说。
图片
此时期代表性的玉器有,明代十三陵定陵出土的:
“玉带钩、玉孟、玉壶、玉碗、玉爵、玉佩、玉圭、玉带”等。
图片
有死者生前的御用玉器,和死后的葬用玉器。
明代晚期,当时人们发现的古玉已成为古董,是特殊的高价商品。
图片
商人为了获利,使用劣质玉、掺色玉等廉价玉材制造了大批仿古玉。
仿古玉器大量增加,艺术上明显变得粗犷,精工者少,多与金银宝石镶嵌工艺结合。
图片
明代晚期玉器工艺也出现了商品化的趋势,玉器胎厚重、造型呆板、作工草率、装饰繁琐。
流传至今的有大量的“玉壶、玉杯”等。
图片
在图案方面与晚明社会的风气相符,符瑞吉祥的谐音题材甚为风行。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图案,首先是为了祈福,其次是起到了装饰美。
图片
代表玉器有“礼器、器皿、佩饰和玉料”等四类。
如礼器有“玉壁、玉圭”等,器皿件有“耳杯、爵、壶、盒、碗、孟”等,佩饰有“玉带、组佩、耳坠、带钩”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票配资导航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